来源:器械之家整个6月,医疗大健康行业的IPO正在回暖,据统计,创业板、科创板、港交所已受理与递交招股书的企业数为29家,超过了前五个月之和的一半,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医疗大健康企业冲刺上市,一下喷涌的I
整个6月,医疗大健康行业的IPO正在回暖,据统计,创业板、科创板、港交所已受理与递交招股书的企业数为29家,超过了前五个月之和的一半,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医疗大健康企业冲刺上市,一下喷涌的IPO热潮使已经疲软一段时间的二级市场又沸腾了!
据“交大新上院”公号统计,光上海交大系未来一周里就有3家创业企业上市,他们均来自医疗大健康赛道。此外,同时材料已经受理,并即将上市的交大系企业就有14家,其中有6家是科学家创业,大部分是源自上海交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云网页。交大的科学家们开始纷纷排队IPO敲钟。
器械之家发现,上海交大系医疗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后,涉及的领域有血管介入、电生理、数字医疗、分子诊断、影像、AI医疗、血液净化等,这当中不乏包括微创脑科学、术锐腔镜手术机器人、联影医疗、云从科技、润迈德等知名械企,其创始人CEO均来自上海交大,还有在医械领域斩获多个IPO项目的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华平也来自该校。
科技大潮汹涌澎湃,科学家们正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在科创大潮的带动下,过去那些被认为不够性感的硬科技项目正在被疯抢,交大科技创业团队中几乎拥有同样的特点:核心团队几乎全是理工科博士。如今的创业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型创业者。由此,作为理工科特色交大的独角兽军团正成建制出现。
创始人优秀的教育背景就像是一块“敲门砖”,让企业在对外融资与品牌传播方面占据优势。据IT桔子去年年中统计的国内302家独角兽企业中,在独角兽的数量上,上海交通大学以16家仅次于清华排名第二位,而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创业者做出来的独角兽,估值总和依旧排名第二,达到2700亿美元。在今年喷涌的IPO热潮中,一大批医械企业正在路上......
微创医疗首席财务官、微创医疗机器人董事长孙洪斌、微创脑科学总裁谢至永均毕业于上海交大。7月15日,“中国神经介入器械之王”微创脑科学(在香港上市。继微创医疗、心脉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以及已经IPO过会的微创电生理之后,“微创系”旗下已有6家已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公司。
就2020年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销售收入而言,中国神经血管医疗器械市场的前五大参与者分别为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强生医疗及微创脑科学,微创脑科学为前五大参与者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7月8日,“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一股”润迈德(02297.HK),即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润迈德医疗在冠脉诊疗领域已打造出多个「首款」差异化产品,亮点十足。并且基于产品和技术优势,润迈德医疗有望在2024年底前推出国内首款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引领我国冠脉诊疗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款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市场格局未定。而润迈德医疗自主研发的FlashBot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致力于满足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的诊疗需求,已于今年2月顺利进入动物实验阶段,迈出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第一步。
润迈德医疗联合创始人霍云龙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Am J Physiol-Heart C》编委和《Frontiers in Physiology》特邀主编。
博动医疗的两位创始人刘冰和涂圣贤,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同班同学,2008年毕业后,刘冰去了美敦力从事心血管产品的市场营销和管理工作,涂圣贤则去荷兰留学从事心血管流体力学方面的技术研究。2014年,涂圣贤回母校任教,其发明的QFR技术的实验室模型技术也在这一年横空出世。
刘冰,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其率领的博动医疗相继拿到高瓴、高盛中国、飞利浦(中国)及上海科创投(集团)等的投资,并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云网页,拟在主板上市,大摩和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2021、2022年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完成多例亚洲首台纯单孔下的机器人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经典手术,并已成功于泌尿、普外和妇科三大科室开展临床应用。
而之所以能够实现手术机器人单孔术式的技术突破,就不得不提到术锐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凯凭颠覆性技术创业的故事。
2010年,徐凯回到上海交通大学任教,开始独立潜心钻研单孔手术机器人。相比4-6个多孔,单孔只在皮肤上开一个不到3厘米的小口子,设计更加困难。4年后,他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曾经困扰多时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上海交大人的努力下,目前中国的医疗机器人领域已出现了一只“上海交大军团”。除徐凯教授的术锐技术外,还有范先群教授的眼眶手术机器人、顾力栩教授的精劢医疗、沈国芳教授的颅颌面截骨机器人、张陈平教授的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吴皓教授的耳科手术机器人、王坤东教授的奥朋手术机器人。而众多交大校友也参与了手术机器人的创业历程,如汇禾医疗创始人兼CEO林林(交大98级校友)等医疗科学。
4月15日,联影医疗获科创板上市委会议通过,从受理到首发过会,仅用时105天。联影医疗拟融资金额高达124.8亿元,若成功上市,其市值或将突破千亿。
历经11年发展,联影医疗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既经历了潜心研究的蛰伏期,也有过一举拿下33.33亿元融资的辉煌时刻。如今,联影医疗已经成长为我国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
联影医疗联合创始人、总裁张强,是美国凯斯西部储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在上海交大从本科读到硕士,曾于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三年。
玄宇医疗创始人陈树国本硕均就读于上海交大,12年前毕业校招去了微创,2020年,拥有10余年医疗器械产品开发和行业投资经验的陈树国与同为上海交大校友的天使投资人张捷(前微创医疗创业团队核心成员)看到了电生理和外周介入市场的增长潜力,创立玄宇医疗。
日前,玄宇医疗宣布已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杏泽资本、兴证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道彤投资、邦明资本、海脉德创投等股东持续多轮加持。所筹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扩充研发管线、临床试验、人员开云网页补充等。
通过多年研发与科技攻关,玄宇医疗目前已经布局了房颤、静脉曲张等疾病领域创新医疗器械解决方案,旨在成为国内领先的房颤电生理和外周血管介入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多通道脉冲电场消融仪”已于2022年3月完成首例临床试验,疗效显著。
孙洪斌校友于1998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CEC联席主席,微创机器人董事长。微创机器人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业务覆盖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
5月27日,云从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此次IPO发行价为15.37元/股,开盘大涨56.15%,截止发稿市值超170亿。相比于“AI四小龙”的其他三家,云从科技孵化于中科院,自问世便头顶“国家队”的光环,也是成立最晚,却最快在科创板完成IPO。2020年10月份,广州南沙3.12亿元的医疗建设项目投标结果出炉,中标公司为人工智能企业云从科技,这是当时公开的AI企业单一订单中金额最高的一笔。
云从科技创始人为周曦,1981年出生,博士学历,2010年8月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
2022年4月7日,天益医疗(301097),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新股募集资金7.72亿元。天益医疗主要从事血液净化及病房护理领域医用高分子耗材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较早专注于该领域的企业之一。
天益医疗实际控制人吴志敏1963 年 8 月出生,上海交大EMBA,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
近日,同心智医宣布完成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局资本领投,博佳资本和博见资本跟投。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完成「同心智医」所搭建的新一代「研产用」AI脑科学诊疗平台建设及其产品的进一步商用落地布局,为后续的品牌升级、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动力。
此外,还有一大批生物医药、IVD企业,如弈柯莱生物创办人罗煜、智云健康创始人匡明、交弘生物联合创始人CEO李忠磊博士、玖智科技创始人王国兴教授、抗码生物创始人陶生策教授等都是上海交大校友,他们有的是生物化学博士,有的是实验室主任,有的是医学研究院博士后.....
据美国生命科学媒体BioSpace报道,受困于新冠危机和地缘政治的紧张,目前全球经济都呈现放缓趋势,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许多医疗保健、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继续押注中国,带来新一轮投资,并与中国公司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最近,据The Information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报道,总部位于北京的红杉中国已获得近90亿美元的投资,如果属实,这可能是中国VC单笔最大的美元募资。而毕业于上海交大的沈南鹏正是此家著名私募机构的全球执行合伙人。
据悉,这笔筹资规模超过了红杉最初 80 亿美元的目标,将用于四种新的投资工具:两种用于成熟公司,一种用于种子基金,一种用于中后期初创公司。有关这笔资金具体去向的内容很少,但红杉中国可能会将其投资于在科技和医疗保健领域的公司。
2006年,红杉中国投资中国绿线(微医的前身)标志着正式入局医疗健康领域,一直到如今覆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数字医疗等众多细分领域,且投出超过200家公司,超过40家被投企业成功IPO,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医疗投资版图,并不断在扩增。
红杉医疗在15年的时间里先后在医疗健康领域投出了超过160家公司,其中超过25家公司走向了IPO,这包括Beam、新产业生物、燃石医学、稳健医疗、奕瑞科技、药明巨诺等多家公司。
2020年以来,红杉参与融资的高端设备、高值耗材、AI影像等项目,来源:天眼查
梳理2020年至今所投医械项目,器械之开云网页家发现,涉及IVD、高值耗材、医疗信息化、医疗集团等领域超过60起,不乏手术辅助机器人、人工心脏、血管介开云网页入、AI影像等,细分领域中体外诊断领域最多,参与的项目融资额大都在数亿之多。
在基因检测领域,无论是老大哥华大基因,还是刚刚上市的中国NGS第一股燃石医学,背后都有红杉的一路支持。在影像诊疗领域医疗科学,红杉成员企业更是有推想科技、依图科技、奕瑞光电子、体素科技等长长一串名单。红杉作为最早期的投资者,陪伴着这些创新企业的发展。据悉,去年,红杉中国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创下红杉中国有史以来最高峰,仅上半年就投资了261个项目。
众所周知,在投资领域,来自上海交大的投资人不在少数,甚至有媒体评论道:半个创投圈都来自上海交大。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薛村禾/华平、平安资本董事长兼首席合伙人刘东、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石建明、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毛丞宇、IDG资本合伙人过以宏等上海交大人活跃在创投一线,堪称交大投资“天团”。
2021年10月9日,《财富》(中文版)公布“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位投资人”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再度排名榜首。
正所谓“交大人帮助交大人”,这已成为投资创业圈内的一段佳话。沈南鹏学长在投资过程中,会特别关注一些上海交大系校友的项目。而在硬科技、To B的投资新趋势下,交大系创业项目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新新上院统计,截至到2021年10月12日,红杉今年就投资了7家交大系企业,又带出一个交大硬核CEO天团,这里涉及如芯片半导体、量子计算、脑机接口,垂直和通用SaaS、数字医疗,AI制药、合成生物等领域,其中不少是先进制造、生物制药、核心部件、新材料等领域中的薄弱环节甚至是空白地带。
创业者要更加科技驱动,敢于啃硬骨头,做难而正确的事。如今,一批又一批上海交大新鲜血液正不断涌向科创大潮,正如迈过了125周年的上海交大,一脉薪火相传,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