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在中关村智友研究院主办的“科技创变者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罗森博特创始人王豫主持了以《未来已来—创新型医疗科技的发展与落地》为题的圆桌论坛,本场嘉宾有柏惠维康创始人兼CEO刘达、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李绮、北京未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丁铭和华视诺维CEO夏超然。
主持人:本期圆桌论坛的主题是“未来已来”,我们邀请了四位嘉宾,其中三位是创新医疗器械企业的创始人。现在我要向每位嘉宾提出一个问题。
首先是丁铭教授,她是北航教授,也是一家创新影像设备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请问丁教授,对于从技术创新到商业转化的过程,您有什么感受?
丁铭:我们的公司已经完成了0-1阶段,目前正在经历1-100阶段,第一款产品去年刚拿到证,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市场推广。
作为一名老师,转变思维是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在技术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科研工作者需要从“以突破科学问题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必须确保产品在真实市场中能够解决问题,因为市场需求是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另外,我们还需要转变心态,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将自己放到服务客户的位置。虽然面临挑战,但我们的心态转变地很快,因此市场推广的过程也比较顺利。
主持人:非常感谢丁教授的回答。第二个问题问一下刘达师兄。手术机器人是如今投融资最热的赛道,刘达师兄做手术机器人很多年,柏惠维康在业内也是走在比较前列的公司。结合今天“创变”的主题,在您看来,手术机器人未来将给医疗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革?
刘达: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环境下,可以使手术变得更简单、更精准,缩短医生的培训时间。长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手术机器人有可能部分替代医生,在基层医院自动完成手术,使医疗资源更加平等,但这将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虽然说今天的主题是创变,但是在医疗领域,无论是手术机器人或者其他产品,怎么去考虑技术的创新和商业化成熟度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机器人可以做所有的手术,但是机器人手术是否能让医院、患者接受,可能是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话题。
主持人:刘达总提到了科技创新和商业变现之间的挑战与隔阂,现在请做眼科医疗器械的华视诺维CEO夏超然先生谈一下您怎么看科技创新在商业转化中的价值,以及您在转化过程中的体会。
夏超然:技术本身并不天然代表商业价值,这之间需要思维和形式上的转变。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可以复制和增加医生的垂直领域可能性,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践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两个重要突破点。首先,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需要与医疗端紧密互动,这一过程不是单向性的,而是双向迭代的。解决临床需求后的下一步是合规性。医疗产品的销售过程与日用品或工业制成品不同,它的采购定价和配送中间的环节存在很大的壁垒,所以需要符合既有的产业逻辑和行业属性。从科技的角度,尤其是从医疗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抓住临床需求和产品本身合规性这两个突破点。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医疗器械创新生态的。李绮女士来自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医疗机器人创新平台。请问您认为医疗器械创新生态中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弥补,以及创新中心希望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绮: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有门槛的行业,从医生的临床需求到产品的开发、检测医疗科学、上市和推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这个过程中涉及政府政策、研究机构、投资人、临床医生和医院等各个环节,它们都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创新中心,我们致力于建设医疗器械创新生态,通过与各方合作推动行业的发展。过去5年,我们从医疗机器人的协同创新开始,逐步发展为更广泛的领域。我们建设了硬件条件,如CDMO平台和GMP洁净间,同时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课题、战略规划、临床规划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成长,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减少走弯路,快速实现成功。创新中心、智友研究院以及在座的各位都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中的重要参与者和缔造者。我们共同努力,为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企业顺利达到成功的目标。
主持人:谢谢几位嘉宾的回答,我们都希望通过创新创业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变革,这个是创新创业最根本的价值。
主持人:在座的三位都是创业者,李绮服务和认识很多的创业者,想听听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感受,大家在各自的创业过程中面对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丁铭:创新本身很难,带来行业变革更难。中国在创新方面相对原始的很少,大部分是从跟随开始,包括我们自己的技术也是跟随学习。中国医疗环境迭代快,临床医生需求多,这使我们快速地从跟随者变成了领先者。当自己走到领先的位置,前面没有了跟随和学习的目标后,我们发现自己面临选择的困境:是选择继续提高产品性能,还是选择让产品下沉、或拓展其他方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公司带头人具备非常强的学习能力,并从前沿、技术、产品、市场的各个需求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再加上团队学习能力强,意愿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个困难。在这方面,智友研究院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有时候一个有经验的人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决定。
主持人:我特别感同身受。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很多时候需要做决策,也会面对很多的信息,有时候创始人得有一些快速而武断的决策,其实自己心理也没底。其他嘉宾有没有别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刘达:我们今天讲的主要是创新。我们在座的都是技术专家和科学家出身,寻找医疗领域创新与商业化的平衡是一项挑战。医疗创新必须保证可靠安全,失败的容忍度较低。哪怕一款手术机器人的成功率是99%,对于那1%患者来说,失败的概率就是100%,这样的后果非常严重。创新与稳定、变与不变、快与慢之间需要持续平衡,这是医疗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使平衡好了,产品和技术能否迅速商业化也是挑战。无论投资者如何,企业最终需要回归商业价值。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这些问题是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李绮:我们虽然是创业者的陪伴者医疗科学,但同时我们自己其实也是创业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观察到创新不等于创业。怎么样突破舒适区开云网页,从优秀的企业变成伟大的企业?或者说从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变成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能中间要补课。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运营商的沟通都是要补充的能力,所以拓展能力和认知的边界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挑战,再是选择好的内部和外部协同战略伙伴也很重要。
夏超然:在座的很多都是有创业经验或者参与到创业活动中的核心人员,我们复盘一件成功的事情时,看起来一切顺利,逻辑清晰,仿佛水到渠成。但事实是,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只能模糊地感知到正确的方向和需求,但不知道如何实现。医疗领域比其他领域更确定,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对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需求的人群,这是我们选择产品和开发的基础。但在解决健康问题、疾病诊断治疗时,我们不知道何时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能形成良性产业化。商业过程必须持续,通过盈利不断滚雪球。因此,我们的首要困难是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尤其在商业、医学和科学领域的双重要求之间。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很重要。判断方向通常没问题,但决定事情的重要性和可舍弃的部分,需要我们下决心。这决定了那些看似伟大但最终无法继续发展的企业和最终成为伟大公司之间的差距。因此,我们理解在掌握方向的基础上,判断出适应的节奏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需要不断磨炼的经验。
主持人:谢谢,最后一个问题。创变大会和智友研究院发起这个会希望培养更多的创变者,能真正的通过创新创业带来某种变革,请问各位嘉宾,你们认为要成为一个创变者最重要的素质到底是什么?
丁铭:我认为是持续学习。其中的困难挑战太多了,你必须时时刻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才能从你的投资人身上学习,从竞争对手身上学习,甚至从员工身上学习,当吸收所有的知识转变为你自己的能力的时候才能带领企业持续发展。
刘达:我觉得是坚持,创业的工程可能今天还是晴空万里,明天就是狂风骤雨,外部的因素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控制,唯有坚持,甚至煎熬、这个定力是作为创业者必备的。
李绮:我觉得需要超强的执行能力,你定好目标就带着团队坚韧不拔的朝着目标快速的执行,并且拥抱变化和推动变化,我觉得必须要具备的。
夏超然:理性,激情。我认为优秀的创变者一定是复合型人才开云网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客观环境,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相信什么和愿意干什么做改变。要能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但也要有足够的激情,这样才坚持“创变”这一小概率事件。
主持人:感谢几位嘉宾的分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要成为优秀的创业者要求非常高,有时候甚至是反人性的。大家需要持续学习,坚定不移,具备超强的执行力,还要能拥抱变化并推动变革,并且在理性与激情之间找到平衡。
我本人作为一名创业者,也深知创业的困难,所以我想为台上的创业者鼓掌。祝愿大家都能在各自的创业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向前,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张继科现在赌得更厉害了,输的金额也在持续上涨,他家里人已经限制他出行了
三星Galaxy Z Fold5/Flip5国内发布,售价7499元起
《卧龙:苍天陨落》访谈:我们会逐一且尽快解决游戏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