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哈萨克斯坦政府与GE医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四个领域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80亿),其中包括医疗设备本地化制造。GE医疗表示,首先将从超声设备的本土化生产开始,随后是CT扫描仪、血管造影仪和乳腺X射线机。
哈萨克斯坦政府的计划是到2025年将国产医药与器械市场份额提高至50%,GE医疗此举与其目标高度契合。
签署仪式在纽约举行,当日哈萨克斯坦总统Kassym-Jomart Tokayev与GE医疗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Rob Walton共同出席,并在双方高层官员的见证下正式签署了合租协议。
在谈会上,Walton还公布了GE医疗打算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一个集中式国家临床图像数字档案的计划。这种创新的存档将简化患者数据的管理,降低医疗保健服务的总体成本,增强患者护理和可访问性。
另外医疗科学,GE医疗还打算进一步加强哈萨克斯坦的医学人才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公司计划在阿斯塔纳医科大学开设CEHealthCare学院,推出教育计划,以提升医疗保健人员的专业资格。预计该学院将于今年10月开始全面运作,开启哈萨克斯坦医学教育的新时代。
GE医疗是医疗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总部位于芝加哥,目前在14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2022年,该公司报告了190亿美元的收入,市值345亿美元。此次合作,GE医疗将从超声设备的本土化生产开始,随后是CT扫描仪、血管造影机和乳腺X射线机。下面,器械之家盘点了GE医疗在这些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作为超声行业的绝对领导者之一, GE医疗的超声技术一直走在行业前列。2022年,GE超声业务线亿美元的营收。
其产品在高、中、低端各市场都有布局,LOGIQ系列、VIVID系列、Voluson系列、VENUE系列、ABUS系列分别对应了全身、心脏、妇产、重症、乳腺五个应用市场,且均处于领先地位。前不久,该公司还推出了新一代用于引导泌尿外科、结直肠外科和盆底手术的术中超声成像系统——bkActiv系统。该系统拥有最新的图像增强功能,能够获取清晰的前列腺、肾脏和膀胱的超声图像。而True-Sense技术和“智能按钮”,可以让外科医生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操作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该公司还收购AI超声技术开发商Caption Health,将AI驱动的超声技术添加到其产品组合中,进一步加码对医学影像AI的布局。
在CT领域,公司拥有高端CT平台Revolution系列。其中GE Revolution CT融合当今CT领域顶尖科技于一身,不仅拥有独一无二的整体“双低”解决方案,更在技术上实现了能谱、宽体、速度的统一,建立了心血管、神经、肿瘤、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及骨科专业等疾病的成像和低剂量筛查领域全新标准,为临床应用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另外,今年GE医疗还推出了一台同时配备宽体探测器和双瞬切能谱成像功能的超高端CT——Revolution CT Power。该设备采用GE医疗最为领先的16厘米宽体宝石高清探测器,仅需一次旋转即可完成对单器官,如心脏、大脑、肝脏等全脏器的灌注或CTA成像。
GE医疗目前在中国有十余款血管造影(DSA)产品,包括落地式和悬吊。其中,Discovery IGS 730是GE医疗首款兼备落地和悬吊式影像系统优点的医用血管造影 X 射线机。这款设备具有独特的智能自由移动性,突破摆臂式设计带来的“手术禁区”的限制,能够360°自由移动。
通过在机动可移式架构上应用激光制导技术,实现运行轨迹的可预测性和精确性,同时搭载的Wide Bore 3D技术也更方便3D跟踪。而Liver Care智慧功能能帮助医师一键点击并自动找到肝癌病灶周边所有供养血管。
作为第一台乳腺机的发明者,目前GE医疗国内在售的乳腺X线机均为Senographe系列开云网页。其中,Senographe Pristina整合了GE创新的乳腺断层摄影技术、乳腺对比增强技术、立体定位活检技术,合三为一,贯穿乳腺筛查、诊断、治疗全路径,为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和术后监控全流程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升级的第二代迭代断层技术,可生成0.5mm薄层图像,提供线cm的厚片图像,提供清晰的病变走形及轮廓。研究表明,迭代断层技术及高栅比11:1的3D滤线栅等降低了断层检查辐射剂量,FDA独家认证,DBT剂量等于2D剂量,实现乳腺3D检查常规化。
此次合作将极大推动哈萨克斯坦医疗水平的提升,同时GE医疗将以哈萨克斯坦为起点辐射周边,提高自身品牌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该公司正积极推进其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这种“双管齐下”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提升GE医疗的全球领导地位,助力全球医疗事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GE医疗的本土化战略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布局——1986年在北京成立首个GE在华办事处。
1995年,北京GE华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研发和生产CT、X光机、血管机、手术机等影像设备,GE全球三分之二CT产自于此。
1994年,GE诊断药物生产基地在上海张江注册成立,并成为GE全球最大的对比剂生产基地;
1996年,GE与海鹰合资在成立海鹰无锡工厂(已经为GE独资)。如今医疗科学,无锡工厂已经成为GE全球最大的超声和探头生产基地;
2014年开云网页,GE医疗首次把磁共振的系统和磁体拿到中国来研发生产。目前已经是GE全球第二大核磁共振工厂,同样也是我国最大的磁共振设备生产基地。
这些选址构成了GE医疗在华运营的五大生产工厂,缜密覆盖全国20000家医院的资源,并已依托于此培育、孵化、服务了多个医疗器械创新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医疗影像数字化等细分领域。构建了从经济型到高端全覆盖的医疗设备研发和生产的能力,部分工艺甚至反向输出全球、远销海外。
此外,为迎战未来的本土差异化竞争,GE医疗认为,国产化仅有数量是不够的,当竞争者补足短板,本土化和国产化达到一定规模时,下一步的差异化一定在于创新。因此,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在延续了国产、合作方面强势劲头的同时,升级了中国战略,提出了全新的“无界创新”战略理念。
在此背景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授牌GE医疗北京创中心为区内首个医疗健康板块的科技企业孵化器——“GE医疗创新孵化载体”,成为这一理念的首个落地举措。随后,GE医疗在无锡创建了覆盖超声和生命监护设备的软硬件开发、测试验证和产品维护等功能的GE医疗无锡创中心;很快,聚焦于数字医疗的上海创中心也将启动。
目前创中心平台已经跟十多家全国数字科技企业开始合作,推出的获得国家药监局认证、投入临床使用的产品累计15款,服务超600家医疗机构。
纵观整个医疗市场,可以发现,本土化已经是跨国械企的统一动作。不少企业通过收购、投资建厂以及战略合作等方式,加码布局,不断深入在中国的本土化布局。其中包括美敦力、强生、西门子医疗、波士顿科学、飞利浦、直观外科、因美纳、奥林巴斯、宾得等跨国巨头。而GE医疗此次合作将以哈萨克斯坦为起点辐射周边,提高自身品牌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事实上,本土化发展不仅可以增强跨国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还能更快响应、更多满足当地庞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能体现生产稳定性的要求,从而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不仅仅是在中国,全球亦是如此。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几年本土化依旧会是跨国医械巨头在全球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对此,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